(一)建立政行校企院社研七方协同育人机制

洛阳市教育局、卫健委、民政局、人社局支持,学校牵头,联合21所院校,统筹3所附属医院、32家教学医院、127个乡镇卫生院、5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家养老机构、12家行业协会、33家企业、7家医学研究中心,成立“洛阳市医康养产教联盟”,获洛阳市教育局批复同意联盟实行理事会负责制,洛阳职院担任理事长单位,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瑞阳养老服务集团等8家单位为副理事长单位,联盟秘书处与学校校企合作办公室合署办公,制定联盟章程,明确成员权力义务,推动联盟可持续发展。

洛阳市政府出台政策激励,划拨专项资金3000,推动校企双主体育人;行业协会制定《健康照护师(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等标准和规范医院、养老院双栖互聘学生跟岗;企业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研究机构进行“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技术研发,为人才培养赋能。联盟各方互利共赢,形成政行校企院社研七方协同育人机制。

 

(二)建设医康养专业集群双线并进教学资源

组建由10个专业构成的医康养专业集群,目标一致、岗位相通、拓展相融,围绕基层卫生健康服务岗位胜任力的要求,培养从事疾病预防、诊疗、康复、管理和照护一体化、连续性服务的人才,临床医学、中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4个专业组成医疗群侧重疾病诊疗;康复治疗技术、医学营养、体育保健与康复3个专业组成康复群侧重功能恢复;护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3个专业组成养护群关注健康照护和健康促进。

 

校企、理实、岗课、德技双线并进,构建通识课、专业课、拓展课、实习组成的集群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开展教、学、评,将医康养融合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素养融入教学内容;开发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技能图谱和实训项目,将理论知识融入真实工作流程;德技并重,加强课程思政,丰富第二课堂。《内科学》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建成智慧健康养老等国家及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妇产科护理学》等30国家及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一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三)打造一馆、一中心、一基地综合育人平台

建成河南省首个、规模最大的生命科学与健康教育馆等4个展馆,发挥科普教育、综合实训、科研成果展示等作用,融入健康文化、孝老文化、非遗文化,形成对外服务窗口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育阵地。建成国家级医药专家王云龙牵头的中原学者工作站等6个省市级研发中心、2个大师工作室,开展慢病诊疗研究,培育师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成果转化。打造国家级全科医生生产实训基地(1.5m2突尼斯康复治疗培训基地11个基地,开发赛训项目,开展实训、培训和竞赛,促进医康养知识技能融会贯通。

一馆、一中心、一基地综合育人平台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发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医康养融合应用能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