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病人培训及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成果报告
张彦芳1杜学利1秦玲4黄金珠2孟松3刘笑梦1曹姣玲1
王维亚1赵培文1
1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2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3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4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研究背景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又称模拟病人,是指经过系统训练后的健康人或轻症病人,能恒定、逼真地复制临床真实情况,如:患者的家庭情况、病史、临床症状等情形。SP具有扮演病人、充当评估者和教师三种功能,常用于医学生的培训、考核和竞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患者对医生和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二年级学生和实习生动手机会减少,同时随着医学院校的扩招,病人维权意识增强,医疗机构中能用于教学的病材明显不足,医学人才成长周期延长、培养质量有所下降。研究证实,在临床教学中适当引入SP,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与模拟病人接触的机会,提高学生与病人的沟通能力、收集病史资料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可以缓解教学资源紧缺,减少医患纠纷,提升病人满意率。最后,SP有良好的再现性,实现临床技能考核的“标准化”。
20世纪90年代,SP技术引入我国,目前在一流的医药卫生院校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河南省医学生规模大,教学经费紧张,高素质的服务医学教育的社会志愿者较少,SP培训和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培训合格的SP很少。鉴于培训SP的必要性和SP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优势,完善SP培训方案,培训SP,用于临床教学和临床技能考核势在必行。
二、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优化SP的培训方案,编制一套适合专科生校内教育、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及国家执业医师技能考试需要的SP培训方案和典型案例脚本;培训合格的不同类型SP应用于临床教学和各级技能考核中;通过教学模式和考试模式改革,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三、研究过程
本研究在2015年开始查阅国内外SP培训、教学、技能考核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分析目前国内外SP培训、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本研究的内容和目标,并为SP的培训和应用提供依据。在省级课题《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护理综合改革》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及厅级课题《高职护理临床核心课程考试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中的SP教学考核法和项目教学法的基础上,2017年6月申请校级课题《标准化病人培训及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2018年11月在校级课题的基础上申报为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的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同时申报2项子课题。经过4学年的教改实践后,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成果关系见图1),该校级项目于2019年7月经专家组鉴定结项,被评为校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相关课题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河南省软科学项目结项一项,厅级教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SP培训及SP在不同人群类型、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科、不同教学阶段、不同教学环节的研究研究发表论文10篇,出版论著1部。
四、研究内容及结果
(一)编制了一套SP培训方案和案例脚本
1.设计问卷调查表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和SP的实践应用,设计适合SP招募和培训的问卷调查表,包括SP招募选角问卷调查表、SP问卷调查、SP使用效果问卷调查、SP教学应用和SP技能考核对学生学习影响的效果的问卷调查四类。
2.研制SP培训和使用方案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培训方案,如教师SP、学生SP和社会人员SP。培训方案包括SP的招募宣传方案、SP筛选方案、SP的培训方案,并通过学院教务处的认定。
3.研讨编制SP典型病例脚本课题组成员及SP培训师通过观察病人的行为、态度和情感,查阅病历、与临床医生访谈等途径,收集常见病的典型表现,确定诊疗过程中主要的知识点,按照问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健康教育、沟通交流(病情解释、治疗方案解释、术前谈话、告诉坏消息)进行分类,将主要知识点和考点融入其中,通过病史、病人生平、职业、性格、社会状况等润色,编制出特定案例的角色脚本,供SP培训和教学使用。经SP训练师、临床教师、临床医生多次反馈矫正,使用效果较好的案例脚本,内科常见病31个、外科和急救常见病25个、妇产科常见病4个、儿科常见病3个、护理常用沟通场景4个。
4.SP的系统培训和考核鉴定根据不同人群SP的年龄、学历层次、工作经历及家庭背景和典型病例角色脚本需要,按照“人”“角”相适应的原则,将SP和典型病例匹配,进行共性知识能力培训和特殊知识能力两方面培训,SP经过反复的模拟、演练、修正,直至SP表演一致化,经5名及以上SP训练师考核通过,认定为合格SP。课题组成员按照编制的SP培训方案,进行SP招募、培训和认证,SP培训经验的成果发表1篇文章。合格的SP应用于临床教学和技能考核中,取得良好效果。
5.出版发行《标准化病人培训及使用手册》在培训SP的过程中,SP培训师不断查阅文献,吸收经验和教训,完善培训方案,2018年,编写了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校本教材《SP脚本讲义》,其中编写内科相关脚本14个,外科相关脚本9个。有了校本教材的指导,SP培训的质量也大大提升。在校本教材的基础上,又经过1年半的临床应用和实践,吸收临床带教老师、学生、SP的意见建议,对校本教材进行修订和完善,编写了《标准化病人培训及使用手册》,2021年1月由河南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内容包括标准化病人培训及使用流程、标准化病人招募、表演能力培训、病史采集评分要点、临床常见操作评分要点、标准化病人应具备的基本医疗和护理知识、临床常用案例脚本、反馈能力培训、标准化病人化妆技术、标准化病人管理等9个方面,可供培训机构、标准化病人及专业课教师(临床带教老师)参考。从而为SP教学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建成了全国“标准化病人”(SP)教学基地
我院于2016年1月加入SP教指委,成为SP副主任委员单位,2017年12月,我院获批首批全国“标准化病人”(SP)教学基地。基地面积约400平方米,设有SP项目办公室、病例讨论室、SP培训室和化妆间,学院设有专项SP资金,保证SP工作的顺利开展。配备有300余册SP培训教材,如《临床护理情景模拟案例与标准化病人应用》《标准化病人培训实用教程》《标准化病人实践教学标准》《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供老师们和学生们参考,以提高老师和学生的认识和对SP的理解。化妆间配有专门的化妆品,服饰、辅助器具,使SP形象更逼真,表演更为接近于真实。
(三)培训了一批合格的SP培训师及SP
课题组成员单位自2015年底开始陆续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际SP训练师培训班、SP化妆师培训班,至2018年,共培养了10名国际SP训练师和4名SP化妆师。团队成员张彦芳、黄金珠、孟松受河南省卫健委邀请,为河南省51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48家执业助理医师培训基地开展了两期师资培训,培训SP训练师80余名。各成员单位在国际SP训练师的积极宣传引导下,在各自院校组建了SP教学团队。分批培训SP训练师和SP,目前已培训SP训练师30余名,教师SP 60余名,学生SP 300余名,社会SP 18名。
开展了SP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
课题组成员及其校内团队通过对不同类型SP的培训及应用、不同教学阶段SP的应用、SP在不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SP在不同考核目标评价中的应用、SP在不同学历层次的教学中应用、SP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联合应用、SP及学生对SP教学的认识及感受等方面开展研究(见图2),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多项研究显示:SP教学方法的引入使情景更真实,克服了面对模型问病史,做体检的弊端。SP实践教学缓解了病材不足、病人维权、医学伦理等问题,强化了沟通交流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人文关怀情感的培养,给学习者提供了纠错的机会,减少了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SP用于校内、实习、规培、执业医师考试,使考试更科学、规范,考察更全面,结果更可靠。
1.SP在教学和学生临床技能考核中的应用我们在医学院和护理学院培训了一批学生SP,在医学生的教学中,我们使用SP生动地演绎疾病,使上课更生动更有趣,提高了学生地学习积极性,使抽象地文字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同时从2018年开始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前的准入技能考核中、毕业生技能考核中使用SP,保证了技能考核标准的一致性和评价一致性,使学生的成绩评价更为客观公平。学生同时通过与SP的交流,学会了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等方法,增强了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了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增强了人文关怀的素养。如河南省卫健委课题“SP培训的实践性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合格的SP参与实验班临床教学,如诊断学技能(t = 2.7707,P = 0.0032)、外科学理论教学(t = 5.0789,P < 0.001)、内科学理论教学实验班平均成绩(t = 4.6756,P < 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班,说明SP参与教学可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还可使技能考核标准化。
2.SP在助理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技能培训和考核中应用河科大一附院、河科大二附院、东方医院、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医院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执业助理医师培训和阶段性技能考核采用我们的培训方案、案例脚本及合格SP后,学生的模拟考试成绩、规培合格率得到提升(均在90%以上),考试评价更为客观公正,充分展现了规培生的临床技能水平,取得了良好的评价效果,也得到了规培生的一致好评。
3.在护理技能竞赛中的应用为考查护士理论联系实际、临床思维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护理人员临床思维能力大赛”、“强基础、促内涵技能大赛”等各种技能竞赛中、使用SP,都取得了良好的评价效果,不仅比出了水平,更展现了护士的职业技能操作水平、沟通能力、临床护理思维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考核了一个护士的综合素养。参与校内护理技能竞赛的选手在日常练习技能时,使用SP参与,在省护理技能竞赛中都取得了好成绩。
4.全国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考试中的应用在2019年(4202名考生)和2021年(5468名考生)的全国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中,洛阳考点两次使用我院培训的SP,实现了考生体格检查的真人考核,取得了良好的考试效果,得到了河南省卫计委专家巡视组和洛阳卫生考试中心的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6.发表论文在SP培训和应用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和应用效果的评价,截止目前已正式发表10篇论文,见表1。
表1 SP应用成果正式发表的论文和出版论著
论文 (限10篇) | 论文题目 | 期刊名称 | 期刊 等级 | 发表 时间 | 对象(填写主持人/成员) | 作者位次 |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医药卫生 | CN | 2021.06 | 王维亚 | 第一 | |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中国保健营养 | CN | 2021.03 | 张彦芳 | 第一 | |
标准化病人培训的实践性研究 | 医学理论与实践 | CN | 2021.02 | 杜学利 | 第一 | |
教师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 现代职业教育 | CN | 2019.12 | 赵培文 | 第二 | |
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护理评估培训及考核中的影响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 | CN | 2019.03 | 赵培文 | 第一 | |
学生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必要性与效果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 | CN | 2019.03 | 赵培文 | 第二 | |
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教学在内科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 教育现代化 | CN | 2019.7 | 秦玲 | 第一 | |
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教学法在血液内科实习医师教学中的研究评估探索 | 教育现代化 | CN | 2019.6 | 秦玲 | 第一 | |
高职护理专业三段递进式社 区-家庭护理实践教学的探 索 | 护理研究 | 北大中文核心 | 2018.07 | 刘笑梦 | 第一 | |
高职护理临床核心课程考试 方法改革与实践 | 卫生职业教育 | CN | 2018.03 | 曹姣玲 | 第一 | |
论著 (限3部) | 论著名称 | 出版社 | 是否 独著 | 出版 时间 | 对象(填写主持人/成员) | 作者位次 |
标准化病人培训及应用手册 | 河南科技出版社 | 否 | 2021.01 | 张彦芳 | 第一 | |
SP病例脚本 | 校本教材 | 否 | 2018.12 | 杜学利 | 第一 |
五、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1.编制了适合不同人群的SP培训方案 招募到的SP,有医学生(进修生)、医学院教师(带教老师)、导医员(导诊员)、社会人员、轻症患者等,不同人员其具备的医学知识不同,在进行问诊要点、疾病基本知识、体检手法等培训时,所需要的时间和方式也不同,本研究编制了不同受训对象的培训方案,以增加培训的针对性。
2.编制了适合不同培养目标的案例脚本 SP培训中所用的案例脚本是依据培养方案或培训大纲而编写的,专科生、本科生、助培生、住培生等的培养目标不同,需掌握的病种和要求亦不同,本研究团队依据学生的层次及医疗岗位的不同,把主要的知识点、技能点、易出错点、沟通交流中的伦理法规等内容进行分层,再与临床案例相结合,编写出典型案例脚本。
3.学生SP的培训和使用促进自身成长 年轻学生富有青春活力,善于展示自己,接受新生事物快,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高,容易招募足够数量的人员;医学生自身已掌握一部分医学知识,接受相关病例的知识点较快,且愿意学习;医学生在担任SP的过程中,能够从评估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促进自身成长;研究显示,每批学生SP,其技能成绩和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较其他人高。
4.创新了普通院校SP培训和使用方式 SP正像知名演员的演出费一样,高水平的SP其使用费均在100-200元/学时,加之医学作为热门专业,多数院校的招生规模均较大,全部实施SP教学法,教育成本翻倍增加;另一方面,一个人要成为合格的SP,需要有热爱医学教育事业的情怀,愿意为医学教育奉献,甘当医学生成长的铺路石和引导者,而不是把利益放首位。培训学生SP和教师SP 用于教学,一方面不需支付过多费用,另一方面,可供筛选的人员数量也较多,培训起来相对容易,参与教学的时间充裕,管理起来相对容易,助推了SP教学法在普通院校的开展。
六、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1.SP培训方案及案例脚本的适用性还需进一步完善 SP的类型不同,对医学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不同,SP培训内容、时间、方式亦不同;学生的学历层次和学习阶段不同,其教学目标不同,需融入的知识点、技能点亦不同,案例脚本呈现的内容亦不同。虽然《标准化病人培训及使用手册》已出版发行,能够为培训机构、标准化病人及专业课教师提供参考,但其中的案例脚本过于笼统,同时针对不同人群SP培训方案缺乏详细说明。
2.对SP的专业化培训和使用管理研究不足SP作为病人演员,社会接受度低,参与人少,由专门机构开展专业化的培训较少,SP的合格鉴定缺乏统一的标准,缺少权威行政部门的认定,SP还没有形成新的社会认可的职业,也没有统一的付费标准。大部分院校采用的是教师SP和学生SP,多是志愿活动,规范的管理和使用还有待提升。
SP的培训和使用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组建和培训一支合格而稳定的SP队伍,就需要更多的教师和社会人员的参与,来保证SP的表演质量。下一步我们将加强SP的宣传力度,完善SP培训方案及案例脚本的适用性,强化校企合作,适时开展专业化培训,研发适合不同层次教学的SP合格标准,推动SP的专业化发展。